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Journal Posts

最后的最后

午夜听歌,想起很多过往。好的坏的,有所感怀的,难忘的,不满的,遗憾的,不快的。感受经由时间,发酵成复杂而难以明晰的感触。常见的是,两个好人在一起也未必能有幸福。和C先生约定为期一年Gap Year剩下不到一个月,往左还是向右?经由时间,笃定的常常不再确定,不确定的更是模糊。不知为什么,突然就变成了成年人思考爱情的模样,现实、客观,比如考虑如果分开是一种怎样的人生体会。像遗失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也像失去很亲的家人。而这其中,爱还剩下多少?再顺便想想于沉默不语假装轻松的他而言呢。年少的爱恋不管不顾、放任冲动,一定要给彼此贴一个“mine”的标签。能永远这样幼稚而无畏,多好。 总逼着自己坚强不惧怕失去,有要battle的,冲在前面重伤也可以忍受;看轻物质可以不需要仪式感,也抗拒陈规陋习,能放掉都不提要求;爱自由,也随缘让彼此都自由。可随着时日,也会在这些简化中长出一种委屈感,可这么说,C先生在这些相处和分别中也未必不委屈。或者,两个原生家庭的初始设定造成两个人对情感和需求的表达机制都有所缺失。如果继续走下去呢?心里依然有种隐约的不安,若婚姻和家庭最后是一种精疲力竭的一地鸡毛,如何自处。若两个人不能互为依靠、永远坚守、完全理解,若两个人比一个人更孤独,又如何走完这漫长而短暂的一生?人总是渴望被珍视,现实却总差强人意。 最后故事全凭天意。关于爱和幸福,需要多幸运呢。 — / playlist 莫文蔚《艾美丽爱美丽》

过日子

九月第一天。老爸送去地铁口的路上,我说开学了。他问还有什么吗。耸耸肩。九月一日实在没有什么节日。老爸表示不高兴。就猜出来,今天他生日。农历的生日不刻意翻日历经常是搞不清楚的。老爸气呼呼,那你的我就记得啊。我说因为中秋之后很好记。老爸说七夕之后也好记。我问,七夕不是谁都过吧?老爸一时语塞。到地铁站了,聊天结束。 地铁上想,过节、过生日…过,这个字,听起来像是由人主动选择、或至少有得选择。但实则,不管是消极应付把头埋在被窝里呼呼大睡还是计划安排积极参与,最终“过”都是主动方,干涉覆盖、铁面无私。像按下启动键的游戏,只有游戏结束的时间和方式是有且仅有一次的选择,其他的关卡大概率都是交由时间自动弹出被动选择。 期待。在“过”的旅程中,它像每一个关卡不同节点自发自主设定的bonus。依据不同的期待选择不同的策略,似乎是一条符合逻辑的方法论。每个玩家有不同的起终点和目标策略。如果能站在终点采访不同玩家的终点感悟,或许所得都不是某一盖棺定论的判定。如果“过”有目的和企图,它有什么期待? 这一季暑假,还未参与已经过去。Per Aspera Ad Astra. — / playlist 程璧《恋曲1990》/ James Leroy & Denim《Make it All Worthwhile》/ Oohyo《A Good Day》

一季

上班被茶水间飘来的二手烟断断续续熏了一整天,心情很暴躁。如果有天头也不回的离开,这算一个重要原因。这样,突然就很emo。emo中夹杂着些许委屈的情绪,悄悄发酵。周五,下班的时间点,约好网约车,快快离开。怪不了天气,只怪周五公司食堂没有昨天的小食,扑了个空。 清风站到了,文化墙上写屈夫子“哀怨托离骚、孤忠报楚国”。后人对历史的理解往往主观所以总难免误读。如果,他哀怨的并非这风雨飘摇的王朝,看江山依旧、清风明月依旧,只是曾经珍视的早已物是人非,内心冒出深深的不值得呢。那些英雄抱负,遒劲有力的天问于苍茫大地间,永远没有回应,只是穹宇无边无际的沉默,而滔滔江水循环往复,永不止歇,如此,感慨生有何欢,死又何哀,人生似大梦一场。抬眼远眺故乡,离愁别绪,故国回望,往事成空。长笑诀别,也不过祭奠壮志难酬呢。 君王死社稷,天下实在非一人所能独有,说到底社稷也绝非一肩所能担负。何况夫子。若非现代心理学的侧写师能依据夫子的只言片语推测出一个完整的人格画像,所谓爱国首士,说不定也是数千年的权谋谋划的一场PUA。摇摇头,搭上地铁,暂不准备回家。依旧国金中心的星巴克。出站口,人山人海。这么热闹的地方,一丝不易察觉的孤独感逼近侵袭。商铺墙面霓虹灯管写着“生活有些沉闷、跑起来就有风”。是否只管行动、走快一点,就会找回快乐的影子? 人来人往。但这些繁华都与我无关。我于时间和当下都只是个过客,没有任何牵扯与纠缠。只是选择了一个时间节点,出现再离开。忽然想到这也许会是选择孑然一身所必然要承担的感悟。孤旅虽是每个人的终点,但在梦醒之前,每个人都沉浸其中,诠释自己的生命曲线和设定。能永远沉迷不必清醒其实也很幸福。像中午四个女人吃饭聊起产假,新婚的姑娘说婆婆打电话催生。我戏谑她,结婚生娃就应该是20+做的事,30+的女人不好惹,打电话催个试试。一旁小孩进初中的40+小姐姐哈哈大笑。每一种际遇与选择都是当下最好的安排。人都要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当我在国金中心吵吵嚷嚷的咖啡馆戴着降噪耳机敲字的时候,左边一桌来了一中年一壮年一少年,似乎在吵架。右边坐下一个不停接电话的女生。字写了一半,突然被打扰到又给今天增加了一丝暴躁。这时眼角的余光闪过左边一桌的中年和壮年突然起身,抬眼就看到让我震惊的画面,两人左右夹击,对着坐在中间背对着我的少年抬腿就是一脚猛踹。我有点坐不住了,死盯着两人看,想着引起周围人的侧目他们也许会收敛一些。结果两人一边骂骂咧咧,一边马上又要动手。只好告知店员,店员通知了店长,观察一番了解到是一位爸爸带着侄儿过来抓离家出走的儿子。店长走来悄悄说不好干涉。 话音未落,吵闹声更大了,少年倔强着带哭腔说就不回去。壮年恼怒,动手揪衣服肘击锁喉。我其实一直在克制自己尽量不去干涉他人因果,但这所谓的家长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孩子动粗是怎么都忍不了了,走去说并不想干涉他们的家事,但在公共场合对孩子动手,孩子也是要面子的,有话可以好好说。男人说孩子离家出走两个多月,今天才找到。我说那要问问他为什么不回去,动手解决不了问题。但语言面对暴力似乎大多数时候都苍白无力。最后演变成和店长一起拉架,报警。等警察来的三五分钟实在漫长,好不容易警察到了问情况,少年依然一言不发。两个警察把两个成年人单独支走。壮年恶狠狠的直嚷嚷“你不回去就打死你”也终于被警察一句“你再当着我的面说这句试试”制止了。其中一个警察轻轻拍孩子的后背,因为一直捂着脸,孩子并不知道这是警察,下意识一哆嗦,看得让人有点心疼。警察和孩子说,他们走了,你说说怎么回事。18岁的大孩子突然嚎啕大哭。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配为父母的大人。如按玄学的因果论,关系是缘分业力也是纠缠。以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个娃不知道经历了什么样的童年,未来又需要花多少时间治愈自己童年的创伤。因为这一场变故,我那些突然冒出的委屈的等待着发酵的情绪也突然没有了着落。确认这个孩子安全之后,我也准备离开了。临走,店长说这个事他会盯着。 到家。抱起我的小猫猫。外婆为了不热着她早早开了空调。这些都是这一方天地里安定确证的缘分。小妞妞弯在手臂里、安安静静、打着呼噜,放松而满足。还是当猫幸福。 — / playlist Vienna Teng《The Tower》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北京的银行卡过期两年点开app才发现提示。申请了一张Hello Kitty的金色联名款。等通知可以领取的时候拖拖拉拉。长沙这个完全不宜居的二极管城市,一入夏,每天都是麻辣滚烫,外面暴晒的太阳和一览无余的蓝天白云,除通勤外,抱着空调不想出门一步。 周二公事忙完,周三得空。领导兼学长带小朋友上班,委托帮忙照看。昨天已经混熟了,今天的画风就变成奇怪的带娃风。不想看书让找一套二年级的数学卷子做,ok。找了一份卷子打印出来,有点厚度,足足27页。小朋友着急了,每天只做4页。做完拿卷子过来让我批改?好吧。午休抽时间开始lifetime第一次,批小学生的数学卷子。结果看完卷子,小朋友笑嘻嘻,只关心分数不改错题。淘气。今天的天气不错,凉快了些,决定请假来领卡,准备出发的时候,小朋友也准备回家了,说明天再来。 养小柚子和养娃其实只在交互性的深度上有区别,小柚子可以对着我喵喵但不能给我打电话让给她带猫条,但是干女儿可以提需求打电话提醒妈妈买牛奶。再者,这只小喵喵玩水的时候只能给她屁股两板子,以暴力说明禁止行为。但娃随着慢慢长大总会明了道理。相同的是言传身教对小动物和对娃同样适用。抱着怕猫不喝水容易得肾结石的逻辑,用手指蘸水喂小柚子,导致小柚子也学会了用猫爪爪蘸水喝顺便开心的把水洒一地。为人父母的责任体现在纠错之前需要严格的自我审查。这真是一顶可怕的紧箍咒,很怀疑我的耐心和散慢是否能忍受得了。 本想趁这么好的天气怂恿另两个科室的好友一起调休,出门逛街。黑色经典的臭豆腐、金记的糖油粑粑、南门口老学校附近的炸炸炸,再到星巴克小憩一会,这样愉快而美好的度过一个避开人潮和工作的下午茶时间。但两个刚休完年假的家伙惴惴于领导腹诽。计划变更为独自取卡、买早餐面包,抱巧克力冰淇淋碗在星巴克小憩。和项目组同事沟通完,不自觉点开工作报告看了七页。思考开始游移在转型需求和建设意义的部分。 诸多的项目,大多上层或兼甲方想一出便要立项,再交付设计规划单位做工可。本子可以想写多厚写多厚,特别进入AI时代。林林总总的理由似乎也很扎实,国家层面地方政策市场需求,在一个所谓民主集中制的国度一点也不稀奇。不同省份之间像同班同学玩考试排名,表面友好和睦,但内里决不放弃较劲,你有的我也必须要,班主任的点名表扬就是风向标。不行,别人有小红花我们也必须拿。所以这种风气下,被要求写工可应该经常会发现工不可,但发现了也得咽回去。因为乙方是专门花了钱雇来写工可的,有且只能工可。绑在一起,可烂尾了玩砸了谁买单呢。政府或权力阶层往往需要懂得却无知到令人费解的地方在于不知道行政必然要深刻明了不做什么非常重要,而绝对绝对不是做什么。 所以以人洞察的深度而言,二三十岁能懂什么?而掐公务员年龄段到三十五岁却不限制高层大概率会出现的年老智衰决策失误的可能。底层结构设计的持续优化不可或缺也总需要被质疑。结构性的自省和纠错对标为人父母的义务和责任——如果一国被生活在此的人称之为祖国,一地被生存于此的人尊为母亲,她亦需要堪配这一份爱与希冀——如果一定要把国家故乡政府混为一个概念的话。 养猫如此,养娃慎重,何况家国。行立坐卧一丝一毫,首要考虑的不是权力的美味而该是这一顶紧箍咒的沉重。巨轮撞毁如泰坦尼克号,底层中层头等舱,层层覆没无人幸免也只在一夕间。即便投入最好的资源,结构缺憾、判断偏差、决策暧昧导致重大失误,最后压上逃生机制短板的稻草,终致大祸无法挽回。这话,又是每个时代不曾鲜见被裹挟其中的一个自以为清醒的人的自说自话。 再看建设意义,那些厚厚的本册里可以删掉那么些啰嗦繁冗的官样文章,省去宣传口号,省去红底白字,省去对仗游戏,只是、仅仅是、服务于人值得的更好的生活。为此牺牲速度,换回合理与平衡也是必要。关上会议室的门,可惜操盘手和棋子各有角色。 天色渐暗。在IFS宇宙中心,降噪耳机不可或缺。生活所处多无法自决,关掉杂音过滤烦扰,才能听得见内心的声音。每个人都需要保留心底那一份孤高和倔强。整顿世风的症结终在坚持最深处的那个自己。修行姐姐严肃的断言学佛的目的只为了断生死不堕轮回,尊重但保留判断,更不喜欢任何思想宗教意识形态试图教我做人,只认人生在世内观觉知。清粥饕餮来者不拒,浮沉得失欣然往矣。 — / playlist 崔岩光《可爱的家乡(比肖夫)》

起风了

这周依然处于兵荒马乱的出差PTSD中,不想工作,只想摸鱼。工作使人无聊。无聊到总在羡慕别人的工作。玄学的神秘感、中医的瓶瓶罐罐和中药柜小抽屉里眼花缭乱的药材、可以拆拆装装小零部件的修手机、茶颜悦色做奶茶、星巴克兼职咖啡师、艺术中心文创销售、可以没事飞来飞去的空乘或者如翡翠酒店般可以挖掘更多故事的酒店大堂,这些没做过的而有点意思的事统统都勾起好奇,推倒重来的心在挠痒痒。虽然很难保证当一切变得程式化而缺乏挑战时会不会依然使人厌倦。即便经常不自觉冒出工作狂和细节控的本色,但抗拒一直都有,既不在本行赛道也缺乏意义感,不像一份事业值得深耕。还没写论文也没评高工,保持懒懒散散且毫不在意,但半途折返会不会遗憾咧。如判定为沉没成本不参与重要决策,那倒是容易快刀斩乱麻。顽固的DNA偶释的破坏力让一直努力端着拗造型的稳定表象在暗流涌动中慢慢分解。萝卜坑中蹲了数年,想想真可怕,我竟然坚持了这么久。在人生有限的时间刻度里应该不断积极尝试没做过且好玩的事。未来的墓志铭要从“这个人还没有活明白。”改成“死亡?好玩吗?我试试。”——除了极限运动NOWAY,无聊忍无可忍,无聊且麻烦的事绝对打叉叉。 这几年的稳稳定定,唯一好玩的地方是因职务相对特殊,跨部门甚至跨单位合作很多,增加许多故事性。也可能磁场如此,总比别人多些机会接触不同圈层,然后增加了思考的客观和多面。 小有名气的活鱼馆里,老板一家人暑假团聚一起帮忙经营——端茶倒水点单吆喝;一边等吃饭的一桌人,业主、乙方、委托方正在对工程建设的未来圈圈点点提出设想。这个场景,很难得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结论。生活是真实的当下,保持对庞大叙事的存疑。 出办公楼,夕阳美矣。暑热尽散,凉风习习。几分细雨蒙蒙。立秋了。 今日待办:回家遛爸妈。 — / playlist 罗大佑《歌(1995年Unplugged版)》

真实与虚妄之间

随机播放又响起这首熟悉的《请珍重》。这曲子去年循环了185次,其中一天播放55遍。当时那种无法克制的敏感与刺痛现在想来依然心悸,也是在那些情绪积压中非常巧合的发现了三天之后就在长沙举办的罗大佑生日演唱会。此刻已经过去9096个小时,恍如隔世。终于前天也定好了9月21日李宗盛在南昌的演唱会门票。不得不感叹,歌者迟暮,而听者业已不再年轻。 怀旧之余,惊觉时不我待。也在这些震颤之后,如勾选遗愿清单,迅速开始做一些想做而一直没做的事。比如养猫、插花,比如见故交,比如说走就走。人永远不知道明天先来还是意外先来。入夜,总会带来诸多感触。这一年不记得走了多少路,刷了多少步数,在黑夜中静默了多久。在一片混乱而狼藉的废墟中重建秩序,随时间流转得以幸存。 为避免太过于形而上,继续强迫自己参与人世间的浮沉、也许灵魂因“物”而有的放矢,不至于丧失真实感,但也可能这种强行置入也徒劳。望有生之年,疑惑得解。 歌,依旧打动人心。只是世事沧海桑田,无常亦有常。 — / playlist 罗大佑《请珍重》

又到了星期天

计划好好定时敷面膜,但做不到按时好好早睡,这像一个悖论。小喵喵安静的睡在她的圆形的猫窝窝里。空调吹着26度的冷风。听古早的音乐。享受着没人打扰的夜晚。世界难得安静。 铜官窑的朋友制作的手工壶,器形、质感和细节都很中意,拙得恰到好处,只是断水有些不够利落。好久没喝茶,忽然有点馋茉莉花茶的香味,把壶拿来泡茶包,着实有点委屈它。 就着夜色,敷好面膜,一碗金灿灿的茶汤。美时良宵不能辜负,再纵容自己熬一会夜吧。 — / playlist 张学友 & 金城武 & 池珍熙 & 周迅《〈如果·爱〉电影原声大碟》

躲进壳里

出差一周,周五刚回,周六一通电话,周天加班帮忙做视频,有一点劳务费。老妈游泳时手机掉水里了,加班接到几通陌生电话,不知道在哪个维修站咨询。要求她一定要去品牌维修点,差点急脾气又被激发。打电话给老爸,老爷子慢悠悠的在看牙医,说一会去接她。又过了十几分钟,在品牌维修点确认受损情况的老妈来电话,说修理费太贵不如新买,再没多久发了个拼夕夕小商贩的华为。真的要被气炸。忙到八点,视频七七八八大概搞定。打开工作QQ,公司群有一条新消息,刚一起出差回来的同事母亲过世了。简单写了一句聊表致哀。 不知道是几点开始下雨的,反正这个点,天色也已经暗了下来。过的日子,总是琐琐碎碎的,在既定中偶发不期而至,然后惊诧于措手不及。叮叮当当也不过是些人生小事。 周六打扫,捣蛋的蝙蝠侠被关禁闭了一整天。本以为她会喵喵砸场子,但发现猫与人一样,总会在百无聊赖中找一些乐趣打发时间,挠挠小铃铛、追追猫尾巴、拍拍不倒翁,再者呼呼睡大觉,似乎也相宜。虽然将她关禁闭是无奈的,却忽然觉得造物主于人和人于猫关系类似,有意无意,最后总要制造出不同场景来试探试探或猫或人的反应。 大夏天六天三省三市的行程终于搞定。太原、西安、成都,三个城市都是第二次去,有些城市虽说应该有一些回忆,但我实在没有任何感觉。所以即便什么都不可信,也要信任时间。 这次的行程大抵是出差,一群人吃完饭每每八九点,自由的时间有限。在太原坐地铁到酒店附近的星巴克小坐画画,前年去的鼓楼街旧地重游看看老建筑,西安停留的唯一一晚耗费在陪着同事领导硬着头皮走完了大唐不夜城,成都一站倒是独自就着小雨在幽静的小路上溜达,路过石室锦官中学和MockingbirdBar,而返程的最后一晚九点也坚持要去一趟退步集旧书房,顺路经过玉林路的小酒馆,虽然天雨,不同的小店都有三三两两的朋友小聚。一人独行的Citywalk,不必问是否孤独。这感觉像毒酒,清冷而甜美,沉迷其中也凋零于其中。 写完日记准备回家,C先生在群里试图劝说老太太改变一些陈旧的观念,看得我捏把汗,不知道老爷子老太太哪句话一看不对付就又退群了。叮叮当当,相处一场,也是人生一些磨人的小事。 路径每增加一道节点,便增加了许多烦琐之处,如此,若非必要,慎重来往且不必过于亲昵也是道理。但即便费心也要执着经营,珍重交付值得,也是道理。 — / playlist 卢凯彤《16》

晶体管收音机

如果说上一次的出差有什么经验教训是明天出门需要吸收的,那一定是酒店的电视机投屏竟然不支持苹果手机!不行,这次要带上蓝牙音响。至于带不带挂耳,考虑连带还要背烧水壶和杯子,作罢。坚持老顽童的人生态度,且决不委屈自己的灵魂。同理,笔记本和充电宝也不带了,减少节外生枝的可能。 很久以前的Apple Watch发布会,研发总监提到习惯佩戴的手表被小孩鄙夷为single fiction device,这很有道理,人为什么要随身戴个手铐呢。而现在忽然又顿悟,单一功能其实也挺好,不用被改装成瑞士军刀。勺子就该做勺子该做的事,叉子亦然,各司其职便相安无事。 这层逻辑下,是选择如日本匠人数百年如一日的沉淀、一个小家族只做一件事,还是判定人生体验应该选择多样性和多元化、值回票价。这又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其实正解是都可以,自由意志为王。 糊涂账不堪追问。眼之所及多是披着一本正经的冠冕堂皇,实在不想费劲较真。老领导的感慨在十八洞村的观景连廊里回荡,无奈,功能理性只会把执行层撵入逼仄的境地。代价是私欲和短视的盲区。 到站。值机。过安检。Hello,夏天的大西北。一会见。

搬个小板凳

出差两天,四十度高温,每天步数两万。即使在凤凰这充满浮想的地界,除了向往空调之外便别无他想。休整两天又要出行。琐碎的事折腾一天,忙到六点半。周五的傍晚,当一天㗭㗭嗦嗦的事务结束只想小坐,空无一人的办公室,打开音乐当BGM,让那些乱糟糟的由事及人从脑袋中放飞、不着痕迹,再回家撸猫,准备周日的行李。如此,代谢掉情绪中负向的部分,今天依然是不错的一天。 和建院有相同北上广工作经历的同事聊十八线小城市的职场人情世故,有些有趣之中也多有黏腻滞涩烦闷的部分,他说黏腻滞涩的部分比有趣的多。不巧,李银河的公众号推送一条更新:不如选择快乐。养了小柚子之后,渐渐感悟出一套有趣的逻辑,如果要选择足够单纯纯粹的生活方式绝对不必为人。由此可见,由不得主观选择简单,只看生存的智慧如何应对具体事务。 据说INFP容易被交付老大难工作,某个博主给的理由是一很负责二不站队三无后台。戏谑之余不管是不是幸存者偏差,但丢过来棘手的事情不算少,而且更气人的还总附赠一句这个事很简单啊。终于在无数次搓磨之后,学会了摆烂躺平撂挑子,更多资源才慢慢介入,最终解决问题。至于后续的麻烦,我决定收起提前预判的操心,让事情顺着它该有的方向随意这么走。复杂也好麻烦也罢,好歹大家一起玩玩看。也许篓子的必要性在于它会让决策方学聪明。 写了这么些吐槽,却没有交待具体客观的事实。黏腻的事情,再仔细记一笔像再经历一遍,实在令人不快。所以如果曹公是代笔,倒可以理解。若一笔一画皆出自真情实感,把苦闷压抑雕琢成精妙的文字,痴憨的辛酸泪都是一种过于举重若轻的修饰。复现像一把匕首,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戕,温柔而残酷。因此代入感太强实在会把故事写成费力不讨好的流水账。但不记录事实的坏处是隔了一段时间,我容量堪忧的脑袋会自动清理,彻底忘记发生过什么。但这样也挺好。 世界如此混乱,我就搬个小板凳,点个炸鸡来杯可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