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Month: September 2025

最后的最后

午夜听歌,想起很多过往。好的坏的,有所感怀的,难忘的,不满的,遗憾的,不快的。感受经由时间,发酵成复杂而难以明晰的感触。常见的是,两个好人在一起也未必能有幸福。和C先生约定为期一年Gap Year剩下不到一个月,往左还是向右?经由时间,笃定的常常不再确定,不确定的更是模糊。不知为什么,突然就变成了成年人思考爱情的模样,现实、客观,比如考虑如果分开是一种怎样的人生体会。像遗失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也像失去很亲的家人。而这其中,爱还剩下多少?再顺便想想于沉默不语假装轻松的他而言呢。年少的爱恋不管不顾、放任冲动,一定要给彼此贴一个“mine”的标签。能永远这样幼稚而无畏,多好。 总逼着自己坚强不惧怕失去,有要battle的,冲在前面重伤也可以忍受;看轻物质可以不需要仪式感,也抗拒陈规陋习,能放掉都不提要求;爱自由,也随缘让彼此都自由。可随着时日,也会在这些简化中长出一种委屈感,可这么说,C先生在这些相处和分别中也未必不委屈。或者,两个原生家庭的初始设定造成两个人对情感和需求的表达机制都有所缺失。如果继续走下去呢?心里依然有种隐约的不安,若婚姻和家庭最后是一种精疲力竭的一地鸡毛,如何自处。若两个人不能互为依靠、永远坚守、完全理解,若两个人比一个人更孤独,又如何走完这漫长而短暂的一生?人总是渴望被珍视,现实却总差强人意。 最后故事全凭天意。关于爱和幸福,需要多幸运呢。 — / playlist 莫文蔚《艾美丽爱美丽》

过日子

九月第一天。老爸送去地铁口的路上,我说开学了。他问还有什么吗。耸耸肩。九月一日实在没有什么节日。老爸表示不高兴。就猜出来,今天他生日。农历的生日不刻意翻日历经常是搞不清楚的。老爸气呼呼,那你的我就记得啊。我说因为中秋之后很好记。老爸说七夕之后也好记。我问,七夕不是谁都过吧?老爸一时语塞。到地铁站了,聊天结束。 地铁上想,过节、过生日…过,这个字,听起来像是由人主动选择、或至少有得选择。但实则,不管是消极应付把头埋在被窝里呼呼大睡还是计划安排积极参与,最终“过”都是主动方,干涉覆盖、铁面无私。像按下启动键的游戏,只有游戏结束的时间和方式是有且仅有一次的选择,其他的关卡大概率都是交由时间自动弹出被动选择。 期待。在“过”的旅程中,它像每一个关卡不同节点自发自主设定的bonus。依据不同的期待选择不同的策略,似乎是一条符合逻辑的方法论。每个玩家有不同的起终点和目标策略。如果能站在终点采访不同玩家的终点感悟,或许所得都不是某一盖棺定论的判定。如果“过”有目的和企图,它有什么期待? 这一季暑假,还未参与已经过去。Per Aspera Ad Astra. — / playlist 程璧《恋曲1990》/ James Leroy & Denim《Make it All Worthwhile》/ Oohyo《A Good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