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散步,沿湘江路到方圆荟,庞大的楼盘似巨幅天幕。尽管入夜乍暖还寒,车流如织、行人漫漫。曾经的荒芜对照现在的繁华,时间从不驻足。
慢慢走一段,方圆荟外场露天平台上的人声乐声不绝于耳,各色美食摊位目不暇接,外卖骑手穿梭其间,而某个活动商铺中,身材高大的男人正认真仔细的给头发花白的客人理发。以观察者的身份切入,每个视觉片段都如精心雕琢的真人秀,每个人都像已锁定角色设定而不自知的玩家。如有别的选择,每个人是否还会接受当时当刻当下的身份和规训?主观论,由心。有时候看上去别无选择,其实只是权重和偏重的问题,退后一步风轻云淡,从无桎梏。客观论,随境。身份一旦确认,牵扯纠葛负累约束都像被幌金绳缠绕,越挣扎越窒息,毫无退路。可无论从何者观之,生而为人所占据的时间空间都如此短暂而寂寥。浮生若梦,体会朝夕得失的方寸间,心已走过春秋四时。
紫藤很美,它的触须却肆意,惯于攀附和绞杀、密谋一场旷日持久的掠夺与扩张。疯长的藤蔓里掩藏了生命与生俱来的野心和欲望。黑天鹅在平静的池水边,吃饭、梳毛、滑水、带娃,生活日复一日。可见生命与生命间,本无不同。紫藤无须修心, 天鹅不必养性。人却在悠长的岁月中如开悟般开始思索并诘问价值和意义。人所欠缺的是选择还是节制?智慧带来选择也带来欲念,因其携带毁灭和颠覆的可能,所以有且仅有人类需要且有能力反思。这是午休散步,看到半山紫藤时的观感。真遗憾,紫藤不会被法海追被唐僧念更不会收到“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规劝。
话说回来,人需要多少选择才算脱离“无奈”?由此观之,人也许只需要接受已锁定的角色设定。——这种感悟自带东方式恐怖美学。不羁和自由,拒绝被框定和限制、不接受被选择被衡量、不为谁停留、不被人事物牵绊,坚持灵魂的独立、仗剑天涯信马由缰,不管多洒脱的slogan都不排除被设定的可能。存在,是因为被需要存在。一部电影、一场戏剧,故事线早已写好,等角色入戏。而角色不自知,各自缝补各自日渐千疮百孔的人生叙事。
突兀的想起龚自珍的《病梅馆记》,用于如今的世相也贴切。不同时代,不同病症。老子曰“多闻数穷”,又言“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老子说了很多,人世千年依旧大差不差。梅易疗,心何医?
言及心,体会更纤细。这个年纪可能堪配成年人一词了吧,则成年人的情绪很微妙,外观无风无浪,吃饭、出行、工作、谈笑,心的事归于心,实务于日常,二者泾渭分明。越不可解越发酵成待办事项,可修改可延期或等宇宙爆炸,只要不影响实务的日常,就能看着心扎着刺和理性作切割。久而久之,感性窝在一隅,徒劳拉扯着无法撼动的现实和理智。
最近很感激忙碌的工作,沉浸其中就会暂时关闭对作为人而存在的思考。最近也很感激炸鸡和汉堡,温暖而朴实的满足感真实的填补了我的幻想和胃的空虚。
Be First to Comment